【行銷人必看】避免廣告被誤判為詐騙,行銷人必知防踩雷指南

首頁 » 社群新聞

在社群媒體與網路廣告高度普及的現在,行銷人面臨的挑戰早已不只是「如何讓人看見」,而是「如何避免讓人誤會」。

近年詐騙手法層出不窮,從假網站、假客服、假 LINE 群組,到冒用名人代言的投資詐騙,幾乎無孔不入。為了防堵詐騙,像 Facebook、Google、LINE 等大型平台都逐步強化自動審核系統,透過 AI 自動判讀廣告內容、圖片與連結結構。只要廣告的語句、流程、頁面結構與詐騙常見套路過於相似,就可能被系統誤判為詐騙廣告。

然而問題不只來自平台的審查機制,消費者的防備心也正在快速升高。
在這個「寧願不信也不要被騙」的時代,只要一則廣告看起來過於誘人、缺乏明確資訊、導向可疑連結或 LINE 小幫手,就很容易讓人懷疑:「這會不會是詐騙?」結果就是:不敢點、不願看,甚至在留言區直接警告他人。這不僅拉低了廣告成效,也可能讓品牌信譽受損。

也因此,行銷人在規劃廣告或活動頁面時,除了思考曝光與轉換,更要優先思考「是否讓平台放心、是否讓人安心」。

你不是詐騙,但如果看起來像詐騙,那麼廣告的效果可能連起跑點都站不上。

為了協助行銷人避開誤判風險、提升整體信任感,以下內容將從三個關鍵面向切入:

  1. 台灣近年最常見的詐騙手法與最新趨勢
  2. 行銷人在推廣中最容易誤踩的「詐騙雷區」
  3. 如何設計一套安全、可信又有效的行銷流程

這不只是一次廣告的成功與否,更關係到品牌長遠的形象與信任經營。

一、目前台灣常見詐騙手法(行銷人務必避開類似結構)

在行銷操作中,若不小心模仿了詐騙常用的流程或話術,不只可能被平台誤判為違規內容,還會讓消費者產生疑慮、降低信任感。
為了降低這些風險,行銷人應先了解目前台灣最常見的詐騙手法。以下彙整自 165 反詐騙專線與實際案例,列出九大常見詐騙類型:


1. 假購物詐騙

這是最常見、也是行銷廣告最容易與詐騙頁面混淆的詐騙類型。
常見特徵:

  • 建立仿冒品牌的假網站或粉絲專頁
  • 透過Facebook或IG投放廣告,標榜「原價萬元、特價只要999」等誇張優惠
  • 使用「限時搶購」「售完不補」等字眼吸引用戶下單
  • 實際收款後不出貨,或寄出劣質仿品、空盒
    高風險商品類型: 假包包、3C用品、保健食品、美妝保養品

2. 投資詐騙

這類詐騙手法近年搭配AI技術發展,難度與擬真度大幅提升。
常見特徵:

  • 假冒名人(如郭台銘、謝金河)拍攝投資推薦影片
  • 建立虛假社團/LINE群組,由「投資老師」或「助理」引導操作
  • 吸引用戶下載APP並「入金」,過程中完全無法驗證平台真實性
  • 詐騙話術如:「我幫你操作」「一週回本」「獲利保證」
    注意: 平台畫面、介面極為擬真,但背後並無合法金融機構支撐

3. 假客服詐騙

這是以假冒電商平台客服進行的經典手法,讓用戶以為自己的訂單異常。
常見特徵:

  • 假冒 Shopee、MOMO、PChome 客服打電話給用戶
  • 謊稱「誤設成分期付款」,需要ATM或網銀操作解除
  • 引導用戶提供 OTP 認證碼,實為盜取帳號/轉帳陷阱

4. 假交友詐騙

詐騙集團利用情感連結取得信任,再進行金錢詐取或勒索。
常見特徵:

  • 透過交友軟體、Facebook、IG搭訕
  • 快速進展情感關係,進而以投資、急需用錢為由要求匯款
  • 或引導進行裸聊錄影,接著威脅「不給錢就公開影片」進行勒索

5. 假求職詐騙

這類詐騙針對需要兼職/打工族,尤其容易吸引學生與家庭主婦。
常見特徵:

  • 標榜「日領3000」、「簡單打字」、「不需經驗」
  • 要求提供銀行存摺、提款卡、身分證影本等資料
  • 實為將應徵者變成人頭帳戶或幫詐騙集團洗錢
    提醒: 合法公司不會一開始就要求交出個人帳戶資料

6. 假中獎詐騙

這是最早期、卻仍然猖獗的詐騙形式之一。
常見特徵:

  • 發送簡訊、Email或Messenger訊息通知「恭喜中獎」
  • 提供填寫表單連結,並要求先繳交「手續費/稅金」才能領獎
  • 實際上並無任何活動存在,填表後反而個資外洩

7. 假 LINE 群組詐騙(媽媽族群最常中招)

這類詐騙特別針對新手爸媽與孕媽咪,設計非常像真實活動。
常見特徵:

  • 假冒政府機關、知名母嬰品牌名義,宣稱免費送嬰兒用品、奶粉兌換券等
  • 用「限時申請」「補助剩最後名額」吸引用戶點連結加入 LINE 群組
  • 群組內互動熱絡,但其實多為假帳號互演,營造熱度與信任感
  • 接著要求填寫個資表單,甚至要求信用卡/ATM操作
    提醒: 官方活動極少單靠 LINE 群進行完整流程,品牌頁面與官方網站應同步出現

8. 假慈善捐款詐騙

詐騙者利用重大災難、社會議題假借公益名義行騙。
常見特徵:

  • 以災民募款、醫療援助、兒童救助等名義散播捐款連結
  • 製作假的捐款頁面、募資影片或連署網站
  • 提供第三方轉帳帳號、或以超商繳費代碼詐取金錢
    驗證方式: 可透過官方新聞、政府網站查證真實性,並認明具稅務憑證的公益單位

9. 假技術支援詐騙

這類詐騙常針對熟齡用戶或公司職員,假冒知名廠牌技術客服。
常見特徵:

  • 假冒 Apple、Microsoft、Line 官方技術客服打來
  • 聲稱帳號遭駭、裝置異常,需立即配合遠端操作排除
  • 實際為引導下載木馬程式或遠端控制工具,盜取個資與資金
    建議: 合法廠商絕不會主動要求「打電話遠端操控電腦」

行銷人在設計廣告內容、流程、文案、導購機制時,若與上述詐騙模式過度相似,就算本意單純,仍有可能遭平台系統誤判、被用戶誤解甚至檢舉。因此,認識這些手法,不只是保護自己,更是建立消費者信任的第一步。

二、行銷操作的詐騙紅線:自我檢核與安全替代方案

下表整理了五種最常見、最容易讓你的行銷活動被誤判為詐騙的高風險操作。請在規劃行銷活動時,逐一檢視並盡量採用更安全的替代方案,以建立消費者與平台的雙重信任。

高風險行銷行為為何容易被誤判為詐騙?安全替代方案與建議
使用「限時0元」、「倒數計時」、「搶購僅剩1名」等急迫性話術與詐騙網站常用的「限時誘騙」、「製造稀缺」手法完全一致,容易觸發消費者與平台的警覺。改用明確的活動期間: 將「限時」改為「活動期間:X月X日~Y月Y日」。<br>強調價值而非壓迫: 強調「限量發行」、「首批優惠」而非「僅剩X名」。
在第一層表單就要求填寫過多個資(如:手機、完整地址、信用卡號)詐騙集團常透過假表單一次性騙取所有個資。正當商家通常會分階段、依需求收集資訊。採用漸進式個資收集: 初期只收集最必要的Email或手機號碼。待用戶進入結帳流程時,再基於交易需求收集地址與付款資訊。
廣告點擊後,直接導流至個人LINE帳號或封閉的LINE群組LINE是詐騙集團最愛用的溫床,消費者對「加入陌生LINE群」已有極高戒心,且平台難以追蹤與審核。導流至官方管道: 優先導流至「官方網站」或「有藍勾勾認證的LINE官方帳號」。若需建立社群,應在官網上提供公開的加入連結,並清楚說明社群用途。
在廣告或貼文中使用短網址(如 bit.ly, reurl.cc)短網址會隱藏真實的目標網域,這是釣魚網站的典型特徵,讓消費者無法預判點擊後的安全性。使用品牌專屬短網域:即便網址過長,也不要隨便使用不明免費短網址,以免讓消費者覺得可疑。建議企業可以購買品牌專屬短網域(例如:短網址工具Lihi),不僅方便記憶與分享,還能提升品牌識別度與專業形象。
廣告的到達頁面(Landing Page)設計簡陋,且未標示任何品牌或公司資訊這完全符合「一頁式詐騙」的特徵:沒有公司名稱、聯絡電話、地址,看起來像用完即丟的假網站。建立專業頁面形象: 在頁面的頁首(Header)或頁尾(Footer)放置清晰的品牌Logo,並提供「關於我們」、「聯絡客服」、「退換貨政策」等頁面的連結,建立專業與信任感。

三、行銷人必學的「避詐八守則」:打造安心感的推廣流程

在當今的行銷環境中,「不被誤會」與「成功推廣」同等重要。以下八條守則,是每一位行銷人員都應內化為工作習慣的具體行動指南,旨在幫助你從流程的每一個細節中,建立起讓消費者與平台都能信賴的專業形象。

✅ 1. 強化品牌露出:讓消費者一眼認出你

詐騙網站最典型的特徵就是「匿名性」,它們看起來像用完即丟的免洗筷。因此,建立清晰且一致的品牌識別,是區分敵我的第一步。

  • 無所不在的品牌識別: 確保你所有的行銷素材,從廣告圖片、到達頁面(Landing Page)到結帳頁面,都在顯眼處(如頁首)放置清晰的品牌LOGO和標準字。視覺上的一致性,能持續加深消費者的信任感。
  • 使用專業的官方網域: 你的官方網站連結必須是公司註冊的專屬網域(例如:www.yourbrand.com.tw),並避免使用免費平台或部落格服務的子網域(例如:yourbrand.wixsite.com)。一個專業的網址,代表著品牌的長期承諾與投資。
  • 提供可查證的企業資訊: 在網站頁尾或「關於我們」頁面中,務必提供完整的聯絡資訊,包括「公司法定全名」、「營業登記地址」、「市話客服電話」以及「統一編號」。這些資訊讓消費者知道,他們面對的是一個真實存在、願意負責的合法企業。

✅ 2. 使用官方、安全的連結:為信任加密

每一個點擊,都代表著消費者的一次信任託付。確保這個過程安全無虞,是你的基本責任。

  • 全面啟用HTTPS加密: 檢查你的所有網頁連結是否都以 https:// 開頭,並在瀏覽器網址列上顯示安全的「鎖頭」圖示。這不僅是Google搜尋引擎排名的重要因素,更是現代消費者判斷網站是否安全的基本標準。
  • 告別短網址: 在廣告或任何公開貼文中,請停止使用 bit.ly、reurl.cc 等第三方短網址服務。這些服務會隱藏真實的目標網域,是釣魚網站的慣用手法。請直接使用你完整的官方網址,讓消費者在點擊前就能清楚知道將前往何處。
  • 將表單嵌入官方網站: 若需收集客戶資料,最好的方式是在你的官方網站頁面中「內嵌」表單,而不是將用戶導向Google表單等第三方平台。這能確保用戶始終在你品牌的安全環境內操作,不會因為跳轉到陌生網域而感到不安。

✅ 3. 避免踩語言紅線:誠懇溝通,取代誇大

詐騙文案的核心是「誇大承諾」與「製造恐慌」。正當行銷應反其道而行,以誠懇、務實的語言建立信譽。

  • 用「可能性」取代「保證」:
    • ❌「保證一個月瘦10公斤」 → ✅「搭配健康飲食與規律運動,多數使用者在一個月內感受到體態變化」
    • ❌「保證有效」 → ✅「效果可能因個人使用狀況與體質而異」
  • 用「活動規則」取代「壓迫倒數」:
    • ❌「最後倒數3小時,錯過不再」 → ✅「新品早鳥優惠至本週日23:59截止」
    • ❌「搶購僅剩1名」 → ✅「首批名額有限,將依訂單完成順序為準」

✅ 4. 表單設計要透明、簡單、安全

表單是你與消費者最直接的互動,其設計方式直接反映了你對用戶隱私的尊重程度。

  • 貫徹「最小必要原則」: 在流程的每個階段,只收集當下最必要的資料。例如,在索取試用品階段,可能只需要姓名與Email;直到確認訂單時,才需要地址與電話。切勿在第一步就要求用戶填寫身家調查般的詳細資料。
  • 絕不直接索取支付資訊: 任何情況下,都不應在你的表單中直接要求用戶輸入完整的信用卡號、到期日與安全碼。所有支付流程都應跳轉至如綠界、藍新、LINE Pay等符合安全規範的第三方金流服務商頁面進行。
  • 主動提供《隱私權政策》: 在表單提交按鈕旁,務必放置清晰可見的《隱私權政策》與《服務條款》連結,並明確標示「你填寫的資料僅供本次活動聯繫與寄送使用」,主動告知,消除疑慮。

✅ 5. 拒用虛假素材:真實,是最好的濾鏡

在AI技術氾濫的今天,消費者對「過於完美」的素材已具備高度警覺。真實性,反而成為最強大的行銷利器。

  • 禁用未經授權的名人肖像: 這是絕對的法律與信任紅線。切勿隨意從網路上抓取名人照片或影片來為你的產品背書。
  • 謹慎使用AI生成內容: 如果你使用AI合成的圖片或影片作為情境示意,應在圖片角落或文案中加註「此為AI生成示意圖」等說明。透明化處理,遠比被用戶發現後產生不信任感來得好。
  • 擁抱真實的使用者內容(UGC): 積極鼓勵並徵求真實用戶的開箱照片、使用心得,這些充滿生活感的真實素材,其說服力遠勝過任何精心打光的商業棚拍。

✅ 6. LINE推廣要合規:善用官方工具,建立專業形象

LINE是與顧客建立深度連結的利器,但前提是必須使用正確的工具,才能避免被誤認為詐騙集團的個人帳號。

  • 堅持使用LINE官方帳號: 務必申請並使用有「盾牌」標誌的LINE官方帳號(帳號格式為@開頭)。這個盾牌(無論是灰色、藍色或綠色)就是向用戶宣告「我們是經過認證的官方單位」的最佳標誌。
  • 廣告文案中清楚說明導流目的: 若你的廣告需要將用戶導流至LINE,請在文案中寫清楚:「點擊加入官方LINE好友,即可領取$100優惠券並享有一對一客服諮詢!」讓用戶在點擊前就對後續的互動有明確的預期。

✅ 7. 加強社群信任感:經營鐵粉,而非製造假象

社群的價值在於「互動」與「口碑」,而非單向的訊息轟炸。

  • 鼓勵並放大真實互動: 當有用戶在你的社群貼文下留言提問或分享心得時,應積極、真誠地回覆。你可以舉辦抽獎活動,鼓勵用戶分享自己的「開箱照」或「使用故事」,並將這些真實內容置頂或轉發,形成正向的口碑循環。
  • 杜絕虛假操作: 切勿購買假粉絲或使用機器人進行模板化的留言洗版。這些操作很容易被識破,一旦被發現,對品牌信任的傷害將是毀滅性的。一個只有100個真實鐵粉的社群,遠比有一萬個殭屍粉絲的空殼帳號更有價值。

✅ 8. 自我測試流程:用「陌生人」的眼睛檢視一切

你身為行銷人,對自家的流程早已習以為常,卻可能忽略了許多對一般消費者而言「很可疑」的細節。

  • 邀請「圈外朋友」進行測試: 在活動上線前,找一位完全不懂行銷的朋友或家人,請他實際從點擊廣告開始,走完整個註冊或購物流程。請他邊操作邊說出心中的感受:「這個按鈕讓我覺得有點怪」、「為什麼這裡要我填這個?」、「這個頁面跳轉讓我覺得不安」。
  • 建立檢核清單: 在測試時,特別留意以下幾點:
    • 流程連貫性: 是否出現不合理的頁面跳轉?
    • 品牌一致性: 每個頁面是否都帶有清晰的品牌Logo?網址是否始終在你的官方網域下?
    • 文案清晰度: 是否有任何語意不清或容易引起誤會的詞句?
    • 技術穩定性: 是否有任何破圖、失效連結或載入過慢的問題?

透過這八大守則的嚴格執行,你不僅能大幅降低被誤判為詐騙的風險,更能逐步建立起一個專業、可靠、值得信賴的品牌形象,讓你的行銷成果事半功倍。

四、建立信任防火牆——品牌信譽的進階策略與實踐

當您已經透過前述的「避詐守則」為行銷活動打下安全基礎後,接下來的挑戰,是如何從「不被誤會」的被動防守,提升到「主動贏得信賴」的進階層次。本章的目的,正是要將您的思維從單次的行銷活動,提升到長期的品牌經營層面,最終打造出一個讓消費者「無須思考,即可信任」的強大品牌形象。

這不僅是行銷,更是品牌的核心資產建設。

策略一:【長期主義的內容經營】—— 從賣商品,到成為值得信賴的專家

詐騙集團追求的是「短期收割」,而正當品牌追求的是「長期關係」。建立這種關係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持續不斷地提供價值,而不僅僅是促銷資訊。

為何有效? 當一個品牌不只在乎你的錢包,更在乎你的知識成長與生活品質時,它就不再是一個冰冷的商家,而是一個值得信賴的朋友或專家。這種基於價值的連結,遠比任何折扣都來得穩固。

如何實踐?

  • 成為領域內的知識中心:
    • 範例(美妝品牌): 定期發布「如何根據膚質挑選精華液」、「破解防曬乳的五大迷思」等深度文章或教學影片。
    • 範例(健身器材品牌): 推出「居家徒手訓練菜單」、「如何避免常見的運動傷害」等系列內容。
    • 操作重點: 內容必須客觀、專業、真正能解決消費者的問題,而非處處置入自家產品。專業形象建立後,產品推薦才顯得有說服力。
  • 分享品牌背後的溫度:
    • 範例: 透過部落格或社群媒體,分享產品的研發故事、團隊成員的幕後花絮、或是品牌堅持的環保理念。這些充滿人情味的故事,能讓消費者感受到品牌的靈魂,建立情感上的連結。
  • 提供娛樂性與互動性內容:
    • 範例: 舉辦與品牌相關的線上趣味問答、心理測驗,或是發起用戶創意內容(UGC)的徵集活動。讓消費者在輕鬆的互動中,加深對品牌的正面印象。

長期堅持內容經營,您的品牌就不再只是貨架上的一個選項,而是消費者在遇到相關問題時,第一個會想到的解決方案提供者。

策略二:【主動出擊的防詐宣導】—— 將誠信透明化,化被動為主動

與其被動地等待消費者提問「你們是詐騙嗎?」,不如主動、公開地告訴他們:「我們不是詐騙,而且我們教你如何辨識真正的詐騙。」

為何有效? 這種做法展現了品牌極大的自信與社會責任感。它傳達了一個強烈的訊息:我們不僅關心自己的業績,更關心整個消費環境的安全。這種高度能瞬間將品牌與那些藏頭露尾的詐騙集團區分開來。

如何實踐?

  • 在官網建立「安心購物/防詐騙專區」:
    • 公告官方管道: 清楚條列出「我們唯一的官方網站是…」、「唯一的官方LINE帳號是…」、「唯一的客服電話是…」,並強調任何非此管道的資訊皆為假冒。
    • 列出「絕不」清單: 公開聲明「我們絕不會透過電話要求您操作ATM」、「我們絕不會以任何理由索取您的網銀密碼或信用卡OTP驗證碼」。
    • 提供詐騙案例對比: 製作清晰的圖文對比,左邊是「我們的官方訊息樣式」,右邊是「假冒的詐騙訊息樣式」,並圈出差異點(如:奇怪的用詞、錯誤的Logo、可疑的連結),直觀地教育消費者。
  • 定期在社群媒體上宣導:
    • 每隔一段時間,就在Facebook或Instagram上發布防詐騙提醒的貼文。這不僅能觸及更多粉絲,也能持續強化品牌負責任的形象。

當您主動成為消費者的守護者時,消費者回報給您的,將是無價的信任。

策略三:【建立公開的客戶評價系統】—— 擁抱真實,讓口碑成為最佳行銷員

精心挑選的「客戶見證」固然有其效果,但真正能撼動人心的,是未經過濾的、來自真實第三方的公開評價。

為何有效? 這代表品牌願意將自己攤在陽光下,接受所有人的檢視。一個充滿真實回饋(即使包含少數負評)的品牌,遠比一個只有完美好評的品牌,看起來更「真實」、更值得信賴。消費者明白,沒有任何產品或服務能讓100%的人滿意。

如何實踐?

  • 積極經營Google商家檔案: 鼓勵完成購買的顧客到您的Google地圖商家上留下評價。最重要的是,無論是五星好評或一星負評,都要在24小時內專業、誠懇地回覆。感謝好評,並針對負評提出解決方案或說明,展現您解決問題的誠意。
  • 導入第三方評價平台: 若您的產業適用,可以考慮導入如Trustpilot等國際知名的評價平台。這些平台擁有嚴格的審核機制,其評價公信力更高。
  • 善用真實的用戶生成內容(UGC):
    • 舉辦社群活動,鼓勵顧客分享他們使用產品的真實照片或影片(例如:#我的OOTD、#開箱時刻)。
    • 在取得用戶同意後,將這些真實、充滿生活感的素材轉發到官方社群或網站上。一位素人顧客的真實笑臉,其說服力往往勝過專業模特兒的完美形象照。

結語:信任,才是最終的轉換密碼

總結來說,我們今天走過了一段從防禦到進攻的完整旅程。從一開始,我們學會站在消費者的角度,去洞悉他們在資訊爆炸時代下的深層恐懼;接著,我們掌握了具體的「避詐八守則」,為自己的行銷活動劃清安全界線;最終,我們將視野拉高,探討如何建立長期的品牌信任防火牆。這趟旅程的目的,從來不只是一份消極的「避雷清單」,它更是一套主動出擊、贏得人心的「品牌成長藍圖」。

在2025年的今天,當AI能生成以假亂真的文案、當演算法能精準鎖定每一位潛在客戶時,行銷的本質反而奇妙地回歸到了最原始、最純粹的核心——信任。信任,已經取代了點擊率和曝光數,成為這個時代最稀缺、也最珍貴的資源。它,才是驅動消費者做出最終決策,按下「購買」按鈕的那組轉換密碼。

所以,別再讓您團隊嘔心瀝血的創意、精心拍攝的素材、投入大量預算的廣告,無聲無息地沉沒在那片由懷疑與警惕所構成的汪洋大海之中。是時候採取行動了。

現在就開始,召集您的團隊,將這篇文章當作一份健檢清單,去逐一檢視每一個與消費者接觸的環節:從廣告的第一句文案、到達頁面的第一個畫面,到客服人員的第一句問候。將誠信與透明,不只寫在您的服務條款裡,而是將它真正地、徹底地內化為品牌的DNA,流淌在每一次的溝通與互動之中。

 

社群行銷研究顧問:阿榜

2005年從網路拍賣起家,經營Yes3C 13年,曾經年營收破億,YAHOO奇摩拍賣8萬分評價 想突破低利競爭,但是試圖轉型卻還是不及而失敗

而後重新開始學習網路社群經營,才發現自已之前太過於依賴其它平台,這十幾年並沒有累積出屬於公司的流量、社群和專業信任度

  經過3年多的學習和嘗試,已開課超過20堂以上和企業內訓 目前經營2個10萬人以上社團、數個萬人社團及粉絲頁和多個自架wordpress部落格
現有4個社群行銷顧問案在進行中....


努力學習且實踐於經營網路社群研究網路獲利模式


 

生成式 AI 是什麼? 如何有效運用在社群經營和內容行銷呢?

首頁 » 社群新聞
生成式AI是什麼 如何有效運用在社群經營和內容行銷呢

引言

人工智慧(AI)是一種能夠模擬人類智慧的技術,它可以幫助我們處理各種複雜和繁瑣的任務,例如數據分析、圖像識別、語音合成等。 然而,AI 不僅能夠處理現有的數據,還能夠創造新的數據,這就是生成式 AI 的概念。

在社群經營和內容行銷中,生成式 AI 也有著巨大的潛力,它可以幫助我們創造出更有吸引力、更個性化、更優化的社群內容,從而提升社群的效果和體驗。

例如,我們可以利用生成式 AI 來自動生成各種類型的社群內容,例如圖像、文字、影片等,並根據不同的需求和條件來生成不同的內容版本,或者根據用戶生成內容改寫和優化內容。這些都可以幫助我們節省時間和成本,提高內容的質量和多樣性,以及增加內容的創意和趣味性。

生成式 AI 的基本原理

生成式 AI 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一種稱為生成對抗網絡(GAN)的模型,來學習和模仿真實的數據分佈,並生成與真實數據相似但不完全相同的數據。 GAN 由兩個部分組成:一個是生成器(Generator),另一個是判別器(Discriminator)。 生成器的任務是從隨機的噪聲中生成數據,判別器的任務是判斷生成的數據是否真實。 兩者之間形成了一種競爭和協作的關係,通過不斷的訓練和反饋,生成器可以逐漸提高生成數據的質量和真實度,判別器也可以逐漸提高判斷數據的準確性和靈敏度。

生成式 AI 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它可以生成多樣化和多模態的數據,例如圖像、文字、聲音、視頻等,並且可以根據不同的條件和需求來生成不同的數據。 例如,我們可以根據一個簡單的文字描述來生成一個圖像,或者根據一個圖像來生成一個相關的文字描述。 這些生成的數據可以用於各種目的,例如增強現實、虛擬實境、數據增強、數據填充、數據轉換等。

生成式 AI 的一個代表性的例子是 GPT-4,它是一個由 OpenAI 開發的大規模的自然語言處理(NLP)模型,它可以根據給定的文字輸入來生成各種類型的文字輸出,例如文章、詩歌、對話、代碼等。 GPT-4 的優勢是它可以處理多種語言和領域,並且可以根據不同的上下文和目的來生成不同的內容。

生成式 AI 在社群經營中的應用方向

  • 內容生成:生成式 AI 可以根據特定主題或風格自動生成吸引人的社交媒體帖文。
    AI 可以分析過去的熱門內容,並創建類似風格或主題的新內容,以吸引目標受眾。
    這種自動化過程大大節省了內容創作的時間和資源。

    文字生成式AI–文字生成式AI的應用範圍非常廣泛,文字是所有內容形式的基礎,舉凡翻譯、問答、摘要、創意寫等等,熱門的AI工作有 ChatGPTBingBard

    圖像生成式AI–圖像生成式AI是一種利用人工智慧來產生新的圖像內容的技術,它可以根據一個大量的圖像數據,然後根據給定的描述或示例,並且可以根據不同的上下文和目的來生成不同的圖像。這可以用來創造虛擬人物、風景、商品等。

    而圖像生成式AI工具的差異非常大,有自由開源且功能強大操作複雜的Stable Diffusion,使用Stable Diffusion,使用者的學習時間較長,且需要長時間的經驗,但是做出來的圖片自由度高且精細,很適合中高階的影像使用者學習使用。

    對社群經營的需求來說,只要能下關鍵字產生圖片,基本上就很夠使用了,例如:Midjourneyflexclip
    flexclip本身是以影音為主的平台,所以產生的圖片也可以透過平台工具,直接應用在影音剪輯上使用。

    如果只是想快速產生示意圖片來搭配文案,ChatGPTBing,也可以直接在對話幫你生成圖片。

    影音生成式AI–影音生成式AI目前的內容產出品質,還不到可以直接商用的程度,大多還是需要依賴實際拍攝的影片,AI透過類似濾鏡的方式更改影片畫風,影片的內容還是一樣無法直接創新。同時如果拆解成,只需要文字輸出語音,或是只要短秒數的情境影片,flexclip都可以做到相關的功能。

  • 目標受眾發想:經營社群時,常需要做受眾分析,但有些時候,我們自已本身不是受眾,對於目標受眾,許多都是靠我們自已的刻版印象來做發想,導致分析有誤,這時我們可以透過生成式AI給予建議發想,補足我們對於受眾的不了解,
    之後可以透過問卷和訪問,來確認受眾的相關資訊。
  • 加強社群互動參與:目前各大社群都還在測試階段,但可以想見,如果生成式AI應用在社群互動上,可以加強使用者在社群表達完整性和降低衝突的可能性,LINE社群有推出AI訊息摘要,FB社團也推出Meta AI,可以從此得知,目前弱中心社群都開始在嘗試這方面的應用,值得我們後續觀察和追蹤。

生成式 AI 在內容行銷上的運用方向

  • SEO 優化:生成式 AI 可以快速產生大量與特定關鍵字相關的高質量內容,幫助創建更符合SEO標準的內容,尤其是可以給予內容創作者相關的關鍵字詞做挑選,可以減少分析關鍵字的時間。

運用生成式 AI 需要注意的重點

  • 版權:最常見的是使用圖像生成式AI,生成有版權IP的圖象,又使用於商業行為上,這是非常嚴重的事情。
  • 內容正確性:生成式AI雖然生產速度很快,但內容不一定是正確,常花最多的時間就是在確認內容是否正確,
    如果要使用,還是必需要有真人來做把關的環節,避免錯誤的資訊造成負面的影響。
  • 未來發展:自從ChatGPT問世後,全世界就進入了AI競爭時間,功能和品質短短幾個月內就會有大幅度進步,
    對於社群經營的社群經理和內容創作的主編,或許不需要全面精通,但可以隨時觀注相關更新資訊,
    以便可以應用在工作上,來減輕工作時間和加快產出速度。

結論

生成式 AI 雖然還未發展到很成熟的階段,但其未來發展充滿機遇。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領域的擴展,生成式 AI 將在提高效率、創新內容創作和參與社群互動方面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社群行銷研究顧問:阿榜

2005年從網路拍賣起家,經營Yes3C 13年,曾經年營收破億,YAHOO奇摩拍賣8萬分評價 想突破低利競爭,但是試圖轉型卻還是不及而失敗

而後重新開始學習網路社群經營,才發現自已之前太過於依賴其它平台,這十幾年並沒有累積出屬於公司的流量、社群和專業信任度

  經過3年多的學習和嘗試,已開課超過20堂以上和企業內訓 目前經營2個10萬人以上社團、數個萬人社團及粉絲頁和多個自架wordpress部落格
現有4個社群行銷顧問案在進行中....


努力學習且實踐於經營網路社群研究網路獲利模式


 

facebook、IG 付費藍勾勾 對普通人有什麼幫助? 如何申請藍勾勾?

首頁 » 社群新聞
facebook 、IG 付費藍勾勾 對普通人有什麼幫助? 如何申請藍勾勾? 3

前言

Meta(FB)開放申請付費藍勾勾已經一陣子了,身旁也有朋友陸續付費使用,
而我一直興趣缺缺,畢竟自已不是什麼知名人士、網紅,
真的想不到我每個月花個4、5百元的費用,
只為了一個認證藍勾勾……..有點不知道為何要花這筆錢?

直到最近看了一個國外的社群新聞
Meta Verified Could be a New Avenue to Resolving Facebook Account Issues | Social Media Today
有人分享,自從有了付費藍勾勾後,自已在Meta(FB)找到了申訴的管道,
並且拿回了自已之前被人入侵的廣告帳號!也恢復了企業管理平台的管理權,
這對一般用戶來說,與其只能用回報問題按鈕又常常石沈大海的情況,
似乎是一個值得嘗試的方法。

接著我就來實驗看看,是否有效!

先了解申請藍勾勾可以得到什麼?

我們先來了解Meta(FB)告訴我們可以獲得什麼服務,
關於 Facebook 上的 Meta 驗證

Meta 驗證訂閱福利

  • 驗證標章:向受眾表示您的身分真實無誤
  • 更完善的帳號安全防護:主動監控帳號假冒行為
  • 取得帳號支援服務:解決常見帳號問題
  • 專屬貼圖:適用於 Facebook 限時動態和 Reels
Meta 驗證訂閱福利

從以上這4點來看,其實對於我們一般人來說,
只有「取得帳號支援服務:解決常見帳號問題」這項,
能夠幫助到我們,為什麼呢?

相信許多人在Meta(FB)使用服務時,
遇到一些問題、操作錯誤或是系統誤判,
導致粉絲專頁、FB社團、企業管理平台、廣告帳號、個人帳號的各種被封鎖,
而且還求助無門!

通常都只能使用支援信件匣來申訴(很常石沈大海),
或是透過 https://www.facebook.com/business/help/
來找到客服聯絡的方式,如果你沒有在投放廣告,
就只能種過郵件方式和客服聯絡,
而平常有投放廣告預算的帳號,
就有可以使用Message和客服傳訊息的功能。

而申請付費藍勾勾(Meta Verified)後,
得到的客服聯絡方式能不能解決問題呢?
我們往下看。

得到藍勾勾後的客服申訴實驗

一、實驗事前準備:準備一個需要解決問題的FB帳號

要實驗付費藍勾勾(Meta Verified)有沒有幫助,首先我們要找一個有被限制功能的個人帳號,
剛好,我的個人帳號因為以前初學廣告投放時,不小心誤觸Meta(FB)的社群守則,

導致個人帳號無法再操作廣告帳號,連帶企業管理平台的廣告帳號和大部份也無法操作。
之後我就開了一個小號,來代替操作公司的廣告帳號,剛好這次就由我的個人帳號來做實驗。

二、實驗目標:解除個人帳號操作FB廣告的禁用

如果申請付費藍勾勾(Meta Verified),
就能解除我個人帳號多年的禁用困擾,
那這個月費就花得值得,畢竟每次操作或是講課,
要特地開無痕視窗把小號開啟來操作廣告帳號,
真的是蠻不方便的!
(當然會有人問說,為什麼不使用FB的使用多個帳號登入功能,
我的建議是不要使用,以免一個帳號出問題被連帶影響)

三、實驗方向:連絡Meta(FB)客服溝通解除禁用

在Meta(FB)去年改版前,透過https://www.facebook.com/business/help/ 
要和客服連繫,有寄信和Message這2種方法,但我的個人帳號可能因為被禁用廣告功能,
導致我的帳號都看不到這2個選項(之前也遇過跟我一樣無法聯絡客服的人),

改版前的客服介面


當時我要連絡客服時,一樣只能透過小號去連絡。
最近Meta(FB)改為新版介面,所以有3種方式可以連絡客服,
不過還沒有申請付費藍勾勾(Meta Verified)時,我的個人帳號是沒辦法使用前2種客戶申訴管道。

 

第一種客服管道

https://www.facebook.com/business/help/support/get-help 進入,
從這裡可以開始選擇你想申訴的問題,Meta(FB)會先列出你的帳號可能要求助的問題,
比如你有什麼功能受限制了,或是選擇其它問題。

接著,再挑選受影響的「資源」,資源選項有三類,粉絲專頁、廣告帳號、企業管理平台。

選擇好後,會出現2種不同的選項

  1. 企業支援中心 查看被限制的「資產」並且提出重新審核。
  2. 取得Message線上客服協助,填寫你的問題和截圖或錄影,再確認你的手機號碼和信箱,就可以和線上客服討論囉。

同上面所說,因為我被禁用廣告投放權限的個人帳號,詢問很多問題,
都是只能被引導至企業支援中心去做審核,基本上是遇不到線上客服的。

 

第二種客服管道

https://www.facebook.com/business/help/support/get-help 進入,右下角的鈴噹符號點開,
就可以跟Meta(FB)行銷專家預約對談時間,基本上你有使用FB投放廣告花費,就會有預約權利,

當然Meta(FB)行銷專家不是客服,主要還是跟你討論廣告投放相關事宜,不過你可以在和專家討論時,
試著跟他要求,請他幫忙移轉給相關客服,就有機會可以取得Message線上客服協助,
這也是我前幾年常用的方法。

同樣的,因為我被禁用廣告投放權限的個人帳號,也沒辦法和行銷專家預約對談時間,
也是依賴我的小號去申請。

第三種客服管道

申請付費藍勾勾(Meta Verified)後,我的帳號就有連絡客服的管道了!

這個聯絡管道,只能透過手機APP(行動版 Facebook 應用程式)才能取得支援,
和付費藍勾勾(
Meta Verified)要透過手機才能申請是一樣的!
不過你也可以和客服在Message通訊時,轉用網頁版和客服持續聯絡。

操作流程如下:

1.到手機APP(行動版 Facebook 應用程式)個人頁面,點選右下角的「功能表」
2.往下滑到「設定和隱私」並展開,然後點選「設定」
3.往下滑到「Meta管理中心」並點選
4.點選「Meta驗證」後,再點選「取得支援」
5.從這裡的問題選單,尋找你的問題後,點選進去會看到Meta(FB)的問題支援解說後,
再滑到最下面,會看到「Need more help」就有「Live chat」和「E-mail」2個選項,可以聯絡客服

以上三種客服方式,我主要選擇第三種「付費藍勾勾(Meta Verified)提供的連絡客服管道」
來做為這次實驗和客服溝通的方式。

四、實驗結果

我使用了付費藍勾勾(Meta Verified)提供的連絡客服管道,客服只能使用英文溝通,
破英文的我只好使出google翻譯大法,然後我跟客服說了我的情況,
對方幫我將此聊天會話轉移給負責相關業務的團隊處理,中間更換了一個會說中文的客服後,

我說出希望能協助我解除廣告帳號操作的禁用限制!

客服給我的指示是
1. 需要您先進入【企業支援中心】 可以點擊此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business-support-home/
2. 點擊下方【查看我的賬號】
3. 點擊您的【Facebook 賬號】
4. 全屏截圖一張給我們

看了截圖後,基本上我的帳號已經沒辦法再申訴,如果可以申訴的情況下,
應該是在要在此圖的右手邊會有申訴的按鈕。

再加上有這段訊息,客服建議我另開新的個人帳號來操作廣告。

廣告功能使用權限受到永久限制

我們已依照要求審查你的 Facebook 帳號,並確認該帳號未遵守我們的《廣告刊登政策》或其他社群守則。
你無法再使用 Facebook 產品刊登廣告。這是最終決定。

如果你是其它使用問題,或是被禁用時,沒有「受到永久限制」這段話出現的話,客服應該還是有辦法解決的,
但是我的情況就真的沒辦法,除非我在Meta高層有熟人。

藍勾勾的申請流程和費用

如果你看完上面的實驗,還是想申請付費藍勾勾,
建議可以參考Meta(FB)
Meta 驗證 | 在 Instagram 和 Facebook 上取得代表已通過驗證的藍色勾勾

如果覺得官方寫的太模糊,也可以參考瘋先生撰寫的,
臉書FB藍勾勾收費怎麼購買?付費Meta認證價格/資格與申請教學- 瘋先生

和蘋果仁撰寫的,
IG 藍勾勾購買教學:Meta 驗證開放台灣用戶訂閱,簡單 2 步驟就完成- 蘋果仁

裡面都有很詳細的介紹和流程,想訂閱的人可以依照裡面的步驟操作申請。
如果沒有什麼問題,我的經驗是1小時後就會通知你申請通過喔。

結論

如果你是創作者,又長期有在經營Meta(FB)和IG,那我就建議你可以購買付費藍勾勾(Meta Verified),
畢竟如果在遇到個人帳號出現什麼問題時,再購買藍勾勾,可能會有一些時間差,導致來不及解決問題。

如果你是一般使用者,則可以思考在遇到問題,又找不到客服管道時,嘗試申請付費藍勾勾(Meta Verified),
等問題解決後,再停止訂閱即可。


 

社群行銷研究顧問:阿榜

2005年從網路拍賣起家,經營Yes3C 13年,曾經年營收破億,YAHOO奇摩拍賣8萬分評價 想突破低利競爭,但是試圖轉型卻還是不及而失敗

而後重新開始學習網路社群經營,才發現自已之前太過於依賴其它平台,這十幾年並沒有累積出屬於公司的流量、社群和專業信任度

  經過3年多的學習和嘗試,已開課超過20堂以上和企業內訓 目前經營2個10萬人以上社團、數個萬人社團及粉絲頁和多個自架wordpress部落格
現有4個社群行銷顧問案在進行中....


努力學習且實踐於經營網路社群研究網路獲利模式


 

為什麼叫做「文創無限才華有限公司」

首頁 » 社群新聞

  一開始創業系媽咪婉翎,想成立一間內容創作公司時,在旁邊出主意的行銷經理阿榜,就說「這個公司名一定要很不正經才顯的有創意」……….,然後剛好2019年,大陸的才華有限青年微博公眾號被當關封閉事件,覺得這個名字不錯,但是我們已經不是青年了,所以就改成文創無限才華有限公司!

  意思就是,我們的文化創意想法無限,但是目前才華有限,以此為鑑,持續的鞭策自已持續優化的更好。雖然是這樣說,當婉翎媽咪去申請完公司後,阿榜就後悔了,覺得羞於啟齒Orz,不過都申請好了,就只能用下去了!

  目前主要的業務,就是透過內容創作,協助案主提升品牌認同、強化專業形象、觸及精準受眾等目標,並且可以長期運用的內容作品,除了協助案主創作外,我們也有經營自已的社群及內容,近期主推 育兒教養經 youtube頻道,預計在今年可以達到3萬人訂閱。

  如果你對我們的公司想更深入的了解,請看右下方,可以選擇line或是massage私訊我們,將會儘快回覆你喔!

 

社群行銷研究顧問:阿榜

2005年從網路拍賣起家,經營Yes3C 13年,曾經年營收破億,YAHOO奇摩拍賣8萬分評價 想突破低利競爭,但是試圖轉型卻還是不及而失敗

而後重新開始學習網路社群經營,才發現自已之前太過於依賴其它平台,這十幾年並沒有累積出屬於公司的流量、社群和專業信任度

  經過3年多的學習和嘗試,已開課超過20堂以上和企業內訓 目前經營2個10萬人以上社團、數個萬人社團及粉絲頁和多個自架wordpress部落格
現有4個社群行銷顧問案在進行中....


努力學習且實踐於經營網路社群研究網路獲利模式


 

【LINE 最新消息】LINE SPOT商家召集令!搶先登記、創造商機–類似Google在地商家?

首頁 » 社群新聞

還記得7月份,LINE發出消息,決定結束LINE@產品線嗎?
其實這不代表LINE@一定會消失,只是要透過重整方式整併產品線、重整服務功能,把官方帳號和LINE@做一個比較完善的整併

那時我就覺得,如果LINE真的把LINE@結束掉,其實會重創他們在台灣經營社群的信心度,許多認真在上面經營的商家,都會有心血白費的感受,如果到時LINE要捲土重來,就會比較難了

今天我就收到了LINE官方的信件「LINE SPOT商家召集令!搶先登記、創造商機

就讓我們來看看怎麼一回事吧!

點進我收到LINE官方寄的e-mail,裡面附上的圖片寫著‧‧‧

「LINE SPOT為LINE即將上線的全新地圖服務,其主要目的是讓消費者輕鬆搜尋所在地鄰近的LINE @及LINE Pay店家,以及店家進行中的特惠活動,進而刺激消費者到店消費。消費後可分享其心得,同時也能將此店家的相關資訊分享給LINE好友。」

點入搶先登記

可以看到LINE SPOT 店家資訊收集,有意願的人,可以將你的資料提供給LINE收錄到之後的新地圖服務

LINE版本的Google 在地商家?

從字面上的意思,就是LINE之後會推出地圖服務,上面會登錄LINE@和LINE Pay的使用商家,這跟Google 在地商家不是很像嗎?

以台灣中小企業使用line@覆蓋率,裡面的商家資訊,有可能不輸給Google 在地商家,甚至還有可能會超過!

之前有機會跟圭話行銷的小圭老師(LINE@有笑行銷 專家)聊到這個話題,那時小圭老師就有分享說,以LINE@在行銷漏斗裡面,所在的位置,大多都是購買、轉介紹和續購的位置,但是缺少漏斗上端的開口,認識和細節部份,所以LINE@對小商家來說,難以被看見,所以對LINE來說,如何把LINE@提升到漏斗的上端,增加流量或注意,是必須要的改進

而今天看到的LINE SPOT,可能就是肩負著這方面的任務

觀察重點

這個功能目前對於在地型的商家絕對是必要立刻搶進,而且對於連鎖店家,操作策略上,有可能就必須1間分店要有1個LINE@帳號,而不能使用共用LINE@,當然這也會增加店家的人力操作成本

而對於服務型的企業或是電商還是網紅,此功能有什麼後續應用,就到【社群x內容】社團一起討論吧!

 

社群行銷研究顧問:阿榜

2005年從網路拍賣起家,經營Yes3C 13年,曾經年營收破億,YAHOO奇摩拍賣8萬分評價 想突破低利競爭,但是試圖轉型卻還是不及而失敗

而後重新開始學習網路社群經營,才發現自已之前太過於依賴其它平台,這十幾年並沒有累積出屬於公司的流量、社群和專業信任度

  經過3年多的學習和嘗試,已開課超過20堂以上和企業內訓 目前經營2個10萬人以上社團、數個萬人社團及粉絲頁和多個自架wordpress部落格
現有4個社群行銷顧問案在進行中....


努力學習且實踐於經營網路社群研究網路獲利模式


 

告別內容農場!Facebook 出資媒觀研究,定台媒可信度評量

首頁 » 社群新聞
首圖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公共事務長林福岳教授出席第二屆亞太新聞素養高峰會,photo credit: Facebook 本文內容取自 Facebook 新聞稿。 Facebook 日前在澳洲雪梨科技大學舉辦 第二屆亞太新聞素養高峰會 ,並宣布出資協助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首度展開網路媒體可信度評價研究,希望透過該項創新學術研究,提供客觀且…
 

社群行銷研究顧問:阿榜

2005年從網路拍賣起家,經營Yes3C 13年,曾經年營收破億,YAHOO奇摩拍賣8萬分評價 想突破低利競爭,但是試圖轉型卻還是不及而失敗

而後重新開始學習網路社群經營,才發現自已之前太過於依賴其它平台,這十幾年並沒有累積出屬於公司的流量、社群和專業信任度

  經過3年多的學習和嘗試,已開課超過20堂以上和企業內訓 目前經營2個10萬人以上社團、數個萬人社團及粉絲頁和多個自架wordpress部落格
現有4個社群行銷顧問案在進行中....


努力學習且實踐於經營網路社群研究網路獲利模式


 

【不要只讓老闆知道你的好!】經營和展現自我很重要! 怎麼開始?

首頁 » 社群新聞

「我不敢啦!會害羞」

「我沒有很厲害呀?比我厲害的人很多」

「我怕被炮呀!」

在這個網紅充斥的時代,你或許以為,每個人都很喜歡展現自已的才華或優點,其實…….大多數的人還是默默做著自已的工作,就算很有能力,但是也不見得有人知道!

不是有facebook嗎? 當然,但是一樣大多數的人,只有親友才認識你,而且不一定知道你的專長或是程度,除非運氣好,否則有可能工作職業也不一樣,沒辦法幫上忙

為什麼需要展示自已呢?

是呀,默默低調的過生活,看看別人的IG、youtube不是很輕鬆嗎?

在現代網路時代,許多產業變化很快,台灣公司5年內倒閉佔99%,只有1%存活下來!
「公司倒了,再找工作就好,反正現在失業率低,老闆找不到員工」

如果你是業務,還有可能接觸到客戶或廠商,因為表現好,就算公司倒了你也可能被挖角
那內勤呢? 再加上現在有的產業因應網路而扁平化,可能沒有上遊廠商,接觸的可能也只有一般客戶

這樣對於職涯,是危險的! 為何有的人中年失業,卻不容易找到工作呢?

前幾年在經營公司時,常面試一些已經有工作經歷幾年的應徵者,離職的原因:前公司倒閉或前往大陸
這樣的理由佔比約3分之1(我的經驗,作不得準)

「我能力好,一定找得到工作」

找不到員工有2種,一種是工作很辛苦薪水低,一個是工作還是辛苦但是薪水很優渥
前者是沒人願意做,後者是老闆要求高

請問,如果老闆詢問你在上份公司,做了什麼作品或是成績時? 你拿得出來嗎?
許多美術編輯,就會拿出歷史作品,展現能力!

……….可是我遇到絕大多數人會說

「我適應能力很好」

「我動作很快的」「我學習能力佳」「我人緣很好」

還有很多,礙於版面就不多說了,我想面試官要看的是作品、數據、可以具體感受的吧?
這時,如果你可以拿出!

「老闆,我經營了一個部落格,都是寫學習歷程」「我在平時會拍攝照片做排版編修」
「有時會拍拍短片,做點剪輯內容」

老闆在拜讀你的作品後,我不敢保證一定錄取,至少在面試分數加高了吧?

 

經營自已時,是否有留下記錄

經營自已比較是一個普世價值了,大多數人都懂得學習進修、人際關係、興趣和作品等等

當你跟別人說自已的能力時,是不是會多少拿出經歷和作品等內容,來取信別人
但是如果是要幫自已取得提升的機會時! 不管是升遷、合作等機會時,一個一個來,在網路時代好像不符合效率?

是不是應該把自已的經歷、學習過程、作品等資訊,放在一個可以跟別人分享和討論的地方?

就算有批評,也應該當作前進的動力!

內容行銷也可以行銷自已,就從部落格開始

什麼是內容?   生活的對話、人與人的討論、拍照記錄、隨手錄影,這些都是內容!

只是平時大家都習慣把這些只放在facebook、IG,沒有再經過自已的思考或感想整理
記錄在一個可以被搜尋到的地方!

當然社群可以幫你帶來觸及率,但不是長期的累積,而且你的粉絲再多也只是facebook的!
這時你要有一個網站或是簡單一點的blog部落格,可以存放你自已的「內容」

千萬不要小看自已,覺得自已的內容會有人看嗎?
你會的,一定有人不會 ! 

只要你願意將其轉化成,文字、照片、影片,儲放在網站,就算不能很快爆紅
持續做就有機會被人看見,你知道很多youtuber也是經營了4、5年才成長快速

這其實就是你個人的【數位資產】,千萬別再自已的產值只放在社群平台了!

未完待續.......

 

社群行銷研究顧問:阿榜

2005年從網路拍賣起家,經營Yes3C 13年,曾經年營收破億,YAHOO奇摩拍賣8萬分評價 想突破低利競爭,但是試圖轉型卻還是不及而失敗

而後重新開始學習網路社群經營,才發現自已之前太過於依賴其它平台,這十幾年並沒有累積出屬於公司的流量、社群和專業信任度

  經過3年多的學習和嘗試,已開課超過20堂以上和企業內訓 目前經營2個10萬人以上社團、數個萬人社團及粉絲頁和多個自架wordpress部落格
現有4個社群行銷顧問案在進行中....


努力學習且實踐於經營網路社群研究網路獲利模式


 

【訊息機器人】Chatisfy 貼文回覆私訊功能失效? 原來又是FB默默更改授權機制,Chatisfy 釋出最新解法

首頁 » 社群新聞

前陣子聽到使用Chatisfy 的朋友聊天,貼文回覆的功能失效了!
但是好像有的人有遇到,有的人卻沒事?

也看到Chatisfy一直幫遇到問題的朋友們想解決方法!
結果昨天就Chatisfy原廠釋出問題原因,原來是FB又更改了授權機制

使用FB產品的朋友一定常遇到這種情況,因為FB更改機制或系統,還是bug都是很默默的!
以後使用訊息機器人,可以先試著解除連結,再重新驗證看看,基本上都能解決大多問題

原廠原文出處

🎉好消息!貼文回覆私訊功能最新發展🎉

兩周以來,CHATISFY 一直日以繼夜的替大家找出各種貼文回覆私訊的暫時替代方案,今天,終於從 Facebook 官方傳來好消息 !!!
.
簡單來說,FB 這次默默修改了「貼文回覆」的授權機制,所以造成大家貼文回覆功能失效。
.
往後的機制將變更成需要多一個「管理你的企業管理平台」的授權 (如圖片4),貼文回覆的功能才能夠正常運作。
.
為了幫助大家順利回復原本的功能,CHATISFY 連夜設計了簡易的流程,15秒就能重新授權完畢,請 follow 以下步驟:
1️⃣請到官網點選「立即免費試用」️按鈕👉https://www.chatisfy.com/
2️⃣進入 CHATISFY 後台,會跳出重新授權畫面。
3️⃣按下「確認」️。
4️⃣️貼文回覆私訊開始正常運作囉!
.
Q:如果我們本來就沒有使用「企業管理平台」,一樣適用以上的方法嗎?
A:對喔!不管有沒有企業管理平台,照著上面的步驟,一樣可以恢復貼文回覆私訊功能。
.
Q:授權企業管理平台的時候,CHATISFY會獲得其他權限嗎?
A:CHATISFY 只會獲得機器人有關的權限,請大家放心。
.
感謝所有的用戶這幾天跟著我們一起共度難關,大家的期待與心聲,我們都盡量忠實地反應給FB,終於在最後爭取到好的回應,一切都是大家一起努力換來的成果
.
CHATISFY全體工作人員向大家致上最深的感謝!😊
.
.
ps.如要將機器人擁有者換回原本的帳號,請跟我們的客服聯絡,我們會協助處理!

 

社群行銷研究顧問:阿榜

2005年從網路拍賣起家,經營Yes3C 13年,曾經年營收破億,YAHOO奇摩拍賣8萬分評價 想突破低利競爭,但是試圖轉型卻還是不及而失敗

而後重新開始學習網路社群經營,才發現自已之前太過於依賴其它平台,這十幾年並沒有累積出屬於公司的流量、社群和專業信任度

  經過3年多的學習和嘗試,已開課超過20堂以上和企業內訓 目前經營2個10萬人以上社團、數個萬人社團及粉絲頁和多個自架wordpress部落格
現有4個社群行銷顧問案在進行中....


努力學習且實踐於經營網路社群研究網路獲利模式


 

第一堂 FB社團經營線上課程,本次課程透過 6 大單元,180 分鐘的課程,帶你完整地從零到一,有系統地建立FB社團,並有效運用資源創造你的流量池。

第一堂 FB社團經營線上課程,本次課程透過 6 大單元,180 分鐘的課程,帶你完整地從零到一,有系統地建立FB社團,並有效運用資源創造你的流量池。